作者:{admin 整理}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日前,广东潮州一特斯拉“失控”狂奔,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事发后,事故车主亲属表示事故系特斯拉“刹车失灵”所致,而特斯拉官方则回应称驾驶员全程未踩刹车。据最新消息,警方正寻求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该事件使得嵌入智能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安全和责任归属话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驾驶新能源汽车引发事故的责任如何界定?如何规范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的管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驾控上有哪些差异?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特斯拉潮州事故应如何定责 记者注意到,潮州特斯拉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车辆驾驶人有多年驾驶经验,车辆系突然“失控”,高速狂奔2公里,接连撞上两辆摩托车和两辆自行车,并造成了行人伤亡。 当前,网络上对于这起交通事故的成因猜测较多,但最终的责任认定还有待车辆检测鉴定结果。那么,一般交通事故的责任是如何认定的呢? “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由交警部门根据事发车辆和驾驶员的状况,结合相关证据,通过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方式来厘定各方的责任。”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建勋认为,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传统汽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无不同。如果鉴定结果可以证实刹车失灵是车辆质量问题所导致,根据民法典第1202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由厂商证明司机确有过错,司机才应承当相应责任。如果是由于驾驶人的原因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则需要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并结合事故的损害后果,再决定驾驶人是承担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 “尽管特斯拉方面表示会积极配合警方并提供必要协助,但如果是车辆的软件或系统存在问题,以第三方检测机构现有技术,不能保证一定检测得出来。”廖建勋介绍,回溯多起新能源汽车的交通事故,有不少车主在陷入刹车失灵的“罗生门”后选择寻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谋求免责证据。但与车企掌握的各种资源相比,车主处于相对弱势位置。 汽车“黑匣子”为啥不能看 针对网友较为关注的汽车行驶数据保存和调用问题,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4月初,工信部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进行了补充,补充文件明确表示:从2022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都强制要求配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关键运行数据,俗称汽车“黑匣子”)或配备符合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2021年10月,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自建或委托第三方建立企业监测平台,对已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按要求上传数据。 那为何潮州特斯拉事故车辆不能直接调看“黑匣子”呢? 汽车行业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强观察”栏目记者,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数据存储、传输、调用技术是成熟的,只是是否愿意开放,车企都有自身的考量,“比如说,特斯拉的数据都是加密的,只能上传到它自己的平台,第三方获取不了。特斯拉在北美推出一款套件,能够查看车辆的后台数据,不过该套件价格不菲,需要1200美元,且北美以外的地区不能购买与使用。” 张翔在谈到交通行驶数据开放的话题时表示,不仅是特斯拉,当前国内主流的新能源品牌车企,也存在“各玩各的”情况,“这个数据应该交出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需要有个第三方来说公道话。”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也于近日表示,特斯拉正积极地参与各界配合汽车数据合规方面的工作。 “刹车失灵”事故暴露了啥 “简单来说,新能源智能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或者计算机,新技术新应用是其显著特征。”张翔表示,传统汽车以燃油为动力,植根于性能、动力、油耗等维度,而新能源汽车更强调新技术与车、人、路、基础设施等的交互。驾驶系统一般由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构成,其优势在于减少了驾驶人驾控难度,可一旦决策层——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就可能造成“失控”。 据媒体报道,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收到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033例,在汽车产品缺陷线索中占比7%,而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的52.5%。 专家认为,除从制度上要让所有新能源汽车加装相关的数据采集装置,为划定责任提供数据合规支持外,在自动驾驶等创新领域,车企还需要在技术革新和安全性之间做好权衡。 2021年,工信部的一则关于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应用的表态就曾引起广泛关注。网友汤某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认为特斯拉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已经引发了无数的误踩加速踏板的交通事故。工信部在给汤某的回应中称,制动能量回收与单踏板驾驶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之一。这些技术并不是特斯拉特有技术,用户在购买和使用相关新能源产品时,应熟悉新能源车辆技术特性,确保行车安全。 “新能源汽车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是发展趋势,相较于燃油汽车的驾驶习惯略有差异,应属于正常。”廖建勋说,对于习惯了操作传统汽车的驾驶人来说,在启用新能源汽车之初应增加一个人与车之间相互学习适应的环节。 |